首页新闻中心研究院概况科学研究科研团队社会服务人才招聘政策法规资料下载
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信息>>正文

我院营养健康与微生态研究室在分子领域国际期刊IJMS发表科研进展

2022年06月10日 09:09    点击:[]

近日,我院营养健康与微生态研究室在分子领域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JCR一区,中科院二区,IF=5.924)发表学术论文,我院为论文完成并列第一单位。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其耐药性的出现,研发一种可应用于畜牧养殖的低廉、高效的新型抗生素替代物已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近些年来,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已成为废物生物转化和抗菌肽(AMP)来源的有前途的物种,然而关于黑水虻废物处理过程中碳氮元素转化效率,抗菌肽抑菌效果及抑菌机理研究甚少。

本研究使用尿素将餐厨垃圾C/N调至21:1-10:1,用其饲喂黑水虻幼虫,研究餐厨垃圾碳氮元素的生物转化、黑水虻抗菌肽(AMP)抑菌活性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C/N各组之间幼虫碳转化率相似,而幼虫氮转化率不同,C/N21:1-16:1组氮转化率高于C/N14:1-10:1组。C/N不改变抗菌肽(AMP)的抗菌谱,但影响抑菌活性,其中C/N18:1组抑菌能力最强。抗菌肽基因家族中,lysozyme基因比的attacin、defensin和cercropin基因的表达更高。在51个lysozyme基因中,与C/N21:1组相比,C/N18:1和C/N16:1组分别上调(P<0.05)14个和12个基因,对应抗菌肽的活性更高。这些结果表明,C/N值的改变可以促进黑水虻体内抗菌肽的产生,提高其抗菌活性,提高C/N元素生物转化效率和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为黑水虻抗菌肽应用于畜牧养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关成果以原创研究论文形式(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已于2022年5月1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在线发表。硕士生金宁和刘燕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董晓莹博士、许建强博士、孙世博硕士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徐卫平副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支持,课题进展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76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DUT21LK29, DUT20LK36)和营口市科技局营口企业博士创新计划(202005, 202112)等资助。

论文信息:

杂志附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Sciences(IJMS)创刊于2000年,中文译名《国际分子科学杂志》,隶属MDPI出版集团旗下关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向的半月刊国际学术期刊。期刊已被Scopus、SCIE (Web of Science)、PubMed、PMC、MEDLINE、Embase、CAPlus/SciFinder和其他数据库收录。此期刊文章投稿、修稿、发表全过程均需要经过同行评议,最终接收后可以开放获取(O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已于2021年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基础版生物大类与升级版生物学大类TOP期刊。该期刊关注生物学、化学和医学中分子的研究,还包括并不局限于分子毒理学、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保健品、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分子植物科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纳米科学等相关领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最新影响因子为5.924,5年平均影响因子为6.132。

关闭